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:
您的当前位置: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>> 申论资料 >> 热点时评

2016年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:石油地板价就能保障能源安全?

发布:2016-01-16    来源: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: | |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
      申论部分不仅要多关注社会热点,更重要的是勤动笔练习,并使用适当的教材提升自己,《2016年福建公务员考试用书》申论部分主要提供对申论的全面认识、提升申论应试能力、申论的应用文写作以及相应真题演练,能够助备考者一臂之力,切实增加申论科目分数。
      仔细研读下文>>>2016年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:石油地板价就能保障能源安全?
  去年12月15日,发改委宣布暂停调整油价以后,不到1个月之后,新的《石油价格管理办法》迅速出炉,最大的变化是油价的“地板价模式”得到确认——在石油国际市场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时,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。这次设定地板价没有强调环保,而是换了一个新的理由——“保障能源安全”。保障能源安全和设立地板价有什么关系?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我国的能源安全?
  国内原油产能下降不一定危害我国能源安全
  在发改委看来,设置成品油地板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,“油价过低,短期看可降低石油进口和供应成本,但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禀赋差、生产成本高,长期看会导致国内原油产能萎缩,削弱我国石油自给能力,使我国已达60%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并大幅上升,不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。”
  一些专家甚至认为,国内石油生产早已进入亏损状态,继续下调油价,会让亏损加剧,导致部分油田关闭,国内原油产能下降,到时候,我国的能源安全很可能就要受制于人了。
  然而,国内原油产能下降,真的会危害我国的能源安全吗?恐怕未必。能源安全不等于能源自给。大多数国外学者都认为,只要能够以适当的价格获得充足的能源供应,一国的能源就是安全的。
  全球石油市场又是什么样子呢?从供需看,全球石油可能长期过剩:过去几年,美国的石油产量几乎翻了一倍,不但需求大减,反而开始出口石油;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保住市场份额,坚持不减产;伊朗解禁在即,供给还将增加;中国经济放缓,需求减少……从价格看,供求决定价格,1月15日国际石油价格已经跌破30美元。不少机构预测,国际石油价格可能长期在30美元的低位徘徊。
  可以预期的是,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都可以以低廉的价格获取足够的石油,即使国内原油产能有所下降,也不一定危害我国的能源安全。
  国际石油市场买卖方地位逆转,我国对能源安全没必要那么担忧
  可能是过去我国一直强调“自给自足”的原因,仍有人对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忧心忡忡——毕竟石油是人家的,人家不卖给我们了,怎么办?
  这种担心实属杞人忧天。传统的石油安全就是需求安全,到了今天,石油安全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。对石油进口国来说,石油安全仍是需求安全,但对于石油出口国来说,石油安全则是石油输出安全。以沙特为例,由于亚洲市场在沙特石油出口收入中的占比高达70%,为保住现有份额,最近两年,沙特在亚洲又投资了3个炼油厂,为此花费几十亿美元。目的呢?不过是为了保证这些国家能继续从沙特进口石油,而这只不过是沙特巩固重点客户的部分策略。
  为什么本来强势的石油卖家,现在竟渐渐弱势了呢?这是由于过去十几年高油价的刺激,非OPEC国家原油产能持续扩张,原油供给国越来越多元化。在油企供给充足,油气价格暴跌的情况下,进口国往往处在更有利的地位,中俄天然气谈判近20年未达成协议,却于2014年谈成,俄方同时还同意出让部分上游油田股权,即是卖家和买家强弱易位的体现。
  可以预见,随着美国对外依存度降低,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买家,中国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地位会更为重要。
  过分担忧,反而容易导致盲目投资,也不一定能提升能源安全
  或许是因为长期受“自力更生,自给自足”观念的影响,过去我国对石油对外依存度高格外警惕,一些学者甚至“发明”了石油进口“国际警戒线”的概念——石油对外依存度高于50%即超过了警戒线。
  虽然有学者指出,发达国家石油对外依存度普遍高于50%,日韩甚至高达90%,认为50%并不是什么“警戒线”,中国作为“世界工厂”进口大量石油不可避免。然而,这种看法似乎并未成为主流,结果为了所谓的“能源安全”,国内油企在投资时往往不计成本。
  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表示,这些年来,为了提高国内供应能力,我国早已开始对属于非常规的高成本油气资源进行开发,国内石油的平均生产成本已经明显高于40美元一桶。
  保障能源安全还可以投资海外油田,通过获取份额油的方式,保障本国石油供应,很多国家都采用这种方式,中国自然也不例外。不过,在不少学者看来,国内油企在海外收购过程中,对能源安全考虑过重,商业利益考虑过轻,结果,中国油企常常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海外油气公司的股权。中国石油大学的一份研究表明,截止2010年底,中国石油“三巨头”投资了144个总价值达700亿美元的海外项目,但三分之二的项目面临亏损。
  这种不计成本的投资,并没有提高中国能源的安全性。复旦大学“千人计划”特聘教授张中祥曾撰文指出,只有国有油企把权益份额油运回国,才可能提升中国的能源安全,然而实践却表明,国有石油企业把份额油送回中国,还是在当地或国际市场出售,常常根据市场行情而定。
  此时设置“地板价”,是让全民扛起保护落后产能的重担
  有分析机构发现,目前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增产稳产的主要手段,是对老油田进行深度挖潜和再开发。结果,油井越挖越深,开采技术和油管等相关装备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,开采成本大幅提升。如青海油田原油单桶开采成本已达55美元,而大庆、胜利等其他老油田也达到了30-40美元/桶,不仅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,更高出中东产油国几倍、甚至几十倍。
  可见,发改委之所以设定石油地板价为40美元,就是为了让国内原油生产不亏本,国内原油产能不至于萎缩。但正如上文所说,在这个时代,中国的“能源安全”并没有那么高危,但发改委的规定,却让所有人为一个虚幻的“安全威胁”买单。
  张中祥教授认为,在中国能源安全的讨论中,有过高估计石油中断可能性和对能源贸易稳定持悲观看法的趋势。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对全球石油市场的不信任。而证据表明,以市场为基础的能源合同是持久的,极少受到意识形态、战争或其他政治因素的影响。如在商业合同下,前苏联的天然气出口到西欧几乎不受阻碍,即使在冷战时期也是如此。
  过去,美国“捂着石油不开采”的谣言在中国流传甚广。真相是,美国在1970年原油产量达到峰值后,产量确实在下降。但美国本土石油开采量下降,并非是为了“留着资源”,而是因为当时中东发现了大量的廉价石油,美国本土石油自然被进口石油所取代。
  现在美国原油产量上升的原因也很简单,随着页岩油技术进步,美国生产页岩油有利可图。可见,美国本土石油开采的逻辑非常清楚,有效益就开采,没有效益就进口,直接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。
  将要实行的石油地板价保护政策,可能会让市场无从发挥资源配置作用——不划算的油井依旧在高成本生产,“冗员冗兵”依旧在这个行业沉睡,民众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际油价走低,与自己却没一毛钱关系。
       更多福建公务员考试资料及复习技巧,请参阅最新批次的2016年福建公务员考试用书
     推荐阅读   
    2016年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时评汇总  


点击分享此信息:
没有了   |   下一篇 »
RSS Tags
返回网页顶部
CopyRight 2013 http://ww.fjgwyw.org/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-25
(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)XML